講故事作文700字初中

我的爸爸 700字
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,我有一個平凡的爸爸。我愛我的家,我也愛我的爸爸。
我至今還記得那個風雨交加的午后。那是一個周四的下午,當我們快要放學的時候,天空突然下起雨來。傾盆的大雨不一會就在美麗的校園里流成了一條條細細的小溪。放學了,同學們陸陸續續的都被家長接回了家。只有我,無助的站在屋檐下,望著校門口的方向。我想:爸爸怎么還不來接我啊,他不是把我忘了吧。想到這里,我的眼圈不僅紅了起來,眼淚不爭氣的在眼圈里打起了轉。就在這個時候,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簾:“是爸爸。”我興奮的叫出了聲。待到爸爸漸漸地走近我的時候, 我興奮的撲到了他的懷里。爸爸一邊抱著我,一邊替我打著傘。他關切的問我:“著急了吧,爸爸剛剛開完會,來的是不是有些晚了。”
一路上,爸爸努力的把雨傘偏向我一邊,每當我想把雨傘偏向爸爸那一邊的時候,爸爸總是笑著說:“不用了,反正爸爸都淋濕了, 別淋到你就好。”我們深一腳,淺一腳的向家走去。回到了家,我的衣服和鞋都是干的,可爸爸的衣服卻已經濕透了。
這就是我的爸爸 我平凡的爸爸,一個關心我, 愛護我的爸爸。我愛我的爸爸。
我的姐姐 700字
有一天,我在學校里看到了我的姐姐和她們班的"機靈鬼"小麗一邊走著,一邊嘻嘻哈哈的聊著天.突然,前邊不遠處有一個小朋友跌倒了,姐姐正要跑上前去,小麗拉住她說"別管他,誰讓他自己不小心".姐姐一把掙脫小麗,并且說:"怎么能這樣說,不管是誰,遇到困難都希望別人能幫助自己的,如果咱們遇到困難了,別人也不管,咱們心里也會難過的".說完,姐姐跑上前去,把那個小朋友扶了起來,并且仔細的幫小朋友把身上土拍干凈,這時候小麗也趕了上來,紅著臉幫著姐姐安慰跌倒的小朋友. 二OO八年的時候,我和姐姐還在幼兒園里上學,我國四川省的汶川發生了非常嚴重的地震災害,幼兒園組織全體小朋友為災區獻出一份力量。大家都捐出了一塊、五塊、十塊,我也從爸爸媽媽給我的零花錢里拿出十塊錢捐給了地震災區。
放學后,小朋友們都在幼兒園門口看捐款花名表,姐姐的名字在第一的位置上,她竟然捐出了五十元,這五十元她得攢多長時間呀,姐姐真是太偉大了,看著花名表上的姐姐,再看看周圍的小朋友,我驕傲地告訴小朋友們,那第一個名字是我的姐姐.
這就是我的姐姐,她聰明美麗,樂于助人,正是這樣的一位好姐姐在我身邊,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,并且改掉了自己的許多小毛病.讓我們大家都來互相幫助,互相鼓勵,就像歌里唱到的那樣“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,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”,為創建我們良好的校園文明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過年美食700字
俗話說:“民以食為天”,而過年的美食尤為重要。我們中國歷史悠久,文化博大精深,美食方面自然也在世界首屈一指。
中國各地在過年時都有獨特的美食。北方人吃餃子;重慶人吃扣肉,灌海椒;苗族人吃甜酒和粽子;上海人吃黃豆芽等等,有時外國人也會效仿中國人過年的習俗。可見中國的味道,飄遍天南海北。
我的家鄉是濟南,是山東的省會,而山東,是著名的面食王國。雖然沿海一帶越來越富裕,但是過年蒸面食、吃面食的習慣,一直沒改變。山東許多地方還會捏面塑,用很簡單的原料便能捏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小人物。而在我家,每每快到過年,媽媽總會買下許多面,為的是不久后做許多美味的面食。過年前幾天,媽媽先揉好糯米面做年糕。她把糯米面拌濕,然后在蒸鍋里放進籠布,再把糯米面放進去,按面的多少蒸相應的時間,蒸完后,媽媽要用手使勁的揉一揉。揉完后,把它們分成幾份,揉成長方或其它形狀,這樣,年糕就做好了。年糕粘粘的,又很甜,也富含許多營養,所以我很喜歡吃年糕。年糕做完后,媽媽還會蒸饅頭,窩頭和許多用面制成的美食,到了除夕夜,媽媽還會包餃子,可見面食對于我們山東人來說有多么重要。
說完面食,再來說說我品嘗到的湯菜。魚是必不可少的,糖醋鯉魚是一道美味佳肴,它形態可愛,色澤鮮美,外酥里嫩,是我們一家人在制作年夜飯的首選;除此之外,軟燒豆腐也是一道美味又營養的菜,色澤淡黃,香氣撲鼻,令人食欲大開。在我家還有許多美食,讓我一一嗎,品嘗,回味無窮,這些美食也為過春節增添了濃濃的年味。
品嘗家人做的美食是一種享受,不僅是因為它的鮮美,更重要的是,它承載了家的味道。一道家人做的家常菜,也很可能讓那些常常漂泊在外的終于回家過年的人們找到溫暖,找到依靠,感受到家人的愛。
講故事
周五好玩、有趣的班隊課上,我們舉行了一場講故事選拔賽。雖然我故事會講了,但是有些生疏,所以不敢去講。最后輪到不自信的我了,前面的同學都講得很好,特別是陳語晗,講得令我陶醉在故事中。不自信的我后來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大大鼓勵,終于暴發了自信。我信心滿滿地走上臺,津津有味地講起來。漸漸地,漸漸地,我的聲音越來越大,故事終于講完了。放學了,我仿佛看見了太陽的笑臉,跟著太陽一起開心地笑了。
講故事
小時候,你喜歡聽長輩們講故事嗎?小時候的我,被奶奶喚作黃毛丫頭。我喜歡追著奶奶給我講故事。奶奶在我的死纏爛打下,便會慢悠悠地給我講故事。有些故事一講就是一整個童年。每到這個時候,奶奶便用手指戳著我的額頭,打趣道:丫頭片子,這個故事還沒挺煩吶?我腦袋點的像瞌睡蟲:“沒有,沒有,奶奶再講一遍。”講著講著,奶奶的頭發更白了,背更馱了。講著講著,我也不讓奶奶講了,留她個孤單的身影,照在昏黃的土墻上。還記得,我們講故事的地方很多:在炕頭上,在灶頭前,在小院中,在槐樹下,在天井中……那是幾歲時的夏天,我已經忘記。只記得樹影在陽光中搖晃,葉縫中透下窸窸窣窣的陽光,落在院中的土地上,幾只螞蟻忙忙碌碌地打斑駁的碎銀子般的光斑上路過。陽光打在奶奶眼睛上,晃得她睜不開眼,她瞇著眼不緊不慢地給我講著那個已經聽過不知多少遍的故事:“那是大饑災年間,60、61、62年,三年自然災害,莊稼收成不好,家家戶戶吃了上頓沒下頓。這還不算什么,更可怕的是,那年夏天還鬧了澇災。就咱的小街道啊,變成河了,家家戶戶的房子都被水淹了。那時呀,隔壁張家有個孕婦,說是快要生了。這可怎么辦呢?聽說街西頭地勢高,水面低,房子沒被淹著。那個姓黃的產婆子說是去街西頭找戶人家給張家媳婦接生。哎呀,這沒有船,怎么渡她呢?哈哈,你爺爺聰明啊,把咱家的大水缸推到街道上,讓張家媳婦坐在大水缸里去生娃啦……”奶奶繼續饒有興趣的講著,我繼續沒頭沒腦、似懂非懂地聽著。這個張家媳婦生娃的故事,后來我又讓奶奶講過很多遍。奶奶講著講著,就睡著了,我聽著聽著,也睡著啦!那是幾歲時的冬天,我已經忘記。那年北方的冬天特別冷,雪下的很大!隔著玻璃窗欞子往外張望,雪已經積了兩尺高。我一心想著去雪地里玩,奶奶不依不饒,不讓我去。我便纏著奶奶講故事。在灶頭上,我倆一邊烤著煤球火,一邊講故事。奶奶一邊講故事,一邊拿一根筷子,在火里烤熱,再纏上我的頭發,給我燙頭發。頭發是卷了,披在肩頭很好看,可是也有一股焦味,徑直鉆進鼻孔。那次講的什么故事,我依稀記不大清楚了,是好像跟公園湖底有個老鱉精有關,怪滲人的!奶奶講的故事陪伴我長大。講著講著,奶奶的頭發更白了,背更馱了。講著講著,我不讓奶奶講了,留她個孤單的身影,照在昏黃的土墻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