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長會體會:陪伴是最好的教育

家長會體會:陪伴是最好的教育
作為一名家長,參加家長會不僅是一種責任,更是一種機會。機會在于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以及與老師、其他家長交流的平臺,從中汲取到了不少有益的信息。
家長會上,老師首先介紹了學校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,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孩子們在學校里接受的教育。和其他家長的交流中,也了解到了孩子們的學習狀況和家長對孩子學習的期望,這讓我更加明確了我作為家長的責任。
通過家長會,我也認識到了自己在陪伴孩子學習上的不足。日常忙于工作和生活,我沒有充分利用好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,也沒有充分理解他的學習情況。因此,我決定加強與孩子的交流,每天花更多的時間陪伴他學習。我會嘗試去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困惑,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,同時也讓他們更好地了解我的工作和生活,培養更好的親子關系。
在家長會上,我收獲了以下幾點體會:
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。
與其他家長的交流能幫助我更好地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情況。
做好孩子的學習陪伴和理解是家長的責任與義務。
家長會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經歷。我會在今后的日子里,更加積極參與到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中,用行動踐行著“陪伴是最好的教育”的理念。
家長會家長心得體會簡短 家長會家長心得體會小學
這次家長會,從準備來看,是充分的,從意義上來說,是積極的。我作為一名三年級普通的家長,也想談談家長會后的感想。入學的第一次開家長會有很大的收獲,在與家長的交流中,學到了如何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,而且使我認真反思自己過去對孩子的教育,深入思考今后應該如何教育好孩子。
一、和孩子多溝通、多交流,全心去愛我們的孩子,和孩子交朋友,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與他共同成長
今后,我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聊聊天,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分鐘,我會問問他今天在學校的情況,有沒有不開心,和同學有沒有鬧別扭等等……總之,關心孩子,理解孩子,尊重孩子,解決觀念的問題。
二、要關心孩子的學習,家庭里營造學習氛圍
為人父母,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,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,家庭要保證絕對安靜,讓孩子能安心、凈心。
不做代理家長,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為意識。
四、最重要的一點,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
①我們的孩子應該早睡早起,生活有規律。孩子晚上睡覺晚了,在課堂上就會精神不好,甚至出現打瞌睡的情況。
②我們應該好好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。三年級孩子,自理能力還是比較弱的,孩子應自己整理書包,準備明天要帶的學習用具。習慣需要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,需要我們家長耐心指導、配合。
①寫的習慣。我家孩子的寫字姿勢要是不太對,我在旁邊看著就時時喊:“背要直起來,頭要抬一點,抓筆的姿勢對了嗎?”所以說我們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寫字姿勢,寫作業時監督孩子按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坐姿寫字,嚴格按照一寸、一尺、一拳頭的標準要求他們。家長可以觀察孩子們的寫字姿勢,如果姿勢不對不僅不利于孩子手的發育,也不利于眼睛的保護。
②聽的習慣。對孩子來說,怎樣把話聽明白,說清楚是十分重要的。在家時我就發現孩子說話還可以,讓她聽你講話就會只管自己做自己的事,而不去聽別人說。這就需要我們在與孩子交談時注意自己的說話與聽話的方式,給孩子樹個好榜樣。傾聽的習慣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去培養,家長在家里可以通過給孩子講講故事,讀讀新聞,讓孩子漸漸學會去傾聽。
孩子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從無知到能知的過程,需要老師全面輔導,家長耐心引導,才會健康茁壯成長。相信從今天開始,我們不但是一位稱職的家長,還會是一位優秀的家長。我們愿意與學校老師攜手,讓孩子們度過愉快的三年級。
當個孩子不容易,當個父母不容易,當數十個孩子的老師更不容易。多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,要關心孩子的學習,尊重孩子,關心孩子,鼓勵孩子,做孩子的好朋友。以后還應該多創設這樣的機會,多與家長溝通和交流,做到家校統一,家校合作,我們的孩子會更出色。再次感謝校長和老師對我們的孩子的關心。
家長會方案
1通過家長會,使家長了解我園的工作情況,與家長溝通,了解幼兒在家的喜好,興趣及家長希望對孩子某方面的幫助.
2介紹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各環節,使家長與幼兒園達成共識,形成教育合力.
二.準備:家長制作的玩具.
(一)利用家長陸續到來的時間,發給家長稿紙,請家長把孩子的個性及喜好,需要幫助的問題寫下來.
(二)會議開始:1致歡迎辭.先介紹我班的教師......,雖然我們有分工,但在教學過程中,又是一個統體,也就是保教結合密切協作.再來了解我園的教育教學情況:我園是一所有科學化管理的幼兒園,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,教師均是幼市師畢業,部分已進修到大專,本科學歷.同時,我園的硬件建設是縣級市中一流的,近年來我園承擔了地級和省級的科研課題.我們的目標是為孩子一生的發展打基礎,使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發展.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看我們如何引導,提供怎樣的支持,給孩子怎樣的發展空間,如果得當,孩子們都能以其獨特的方式對人類做出貢獻.當今幼教提倡;
3教會孩子學習.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三個問題是否是孩子一生的需要.
2介紹孩子在園的時間安排.......
4.大家有問題及經驗我們現在進行討論.
5.大家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寫下來留下來.以便我們更好的開展工作.
家長會感言
今日開完家長會后,我反思了許久,真的對我的觸動很大,家長會是家校溝通的渠道,同時,也是對家長教育理念的培訓。家長會怎樣才能開到家長的心坎里,讓家長有感觸、有收獲,進而讓學生有觸動、有收益。學校教育是任何一種教育都無法比擬的,家長必須重視孩子早期智力開發,綜合本事的培養。
教師是家長不可替代的教育專家,學校教育是一方面,但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,是怎樣也行不通的。成功的教育,往往是學生的家教也很成功。我接觸過各種類型的家長,有的恨鐵不成鋼而打罵孩子,有的天性懶惰麻木因而對孩子放任自流,都對學生構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。教師的思想工作,與家庭的影響相抗衡,有時會顯得很缺乏說服力。即使學生一時間被教師的苦口婆心所感動,一回到家,沒有一個良好的家教氣氛,惰性很快又占了上風,于是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。所以,教師不但要教學生,還要教家長。當然,對象不一樣,方式也就不一樣。要讓家長明白家教的重要性,讓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學會跟孩子溝通,讓家長發現孩子思想轉變的征兆,都要教師耐心說服和解釋。教師要理解有些家長的難處,真誠、尊重,教給家長的與孩子相處的方法要明確,具可操作性,要求家長主動與學校密切聯系。這樣做的結果,一般不會導致家長打罵孩子。不要讓學生覺得,教師找家長就是告他狀,讓他又怕又恨,再也不想理你。要做到跟家長溝通了之后,家長跟你更親近,更支持你的工作,學生也跟你更親近,更喜歡聽你的話,這很難做到,但這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目標!
家長會感言
第一次參加孩子的家長會,看到了孩子的進步,也看到了欠缺的地方,橫向比較之后可以得出這么一個結論,大家接受的都是同樣的教育,而結果出現了差別,除了孩子的勤奮努力以外,家校的及時溝通交流,家長的教育觀念,家長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,精力和技巧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外因。都說人與人的差別就在業余時間的利用,孩子的精力是旺盛的,在學校之外,家長如果沒有合理的安排,要么好好學習查漏補缺,要么就是放任自流學業荒廢。?
開會之后,我知道自己的孩子很有上進心,缺點是書寫,積極發言方面,在課外識字方面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,只要我們秉持著牽著蝸牛去散步的精神來教育孩子,不急不躁,就一定可以教育出來優秀的孩子!